找到相关内容94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汉传观音信仰之形成及其对唐宋佛教妇女生活的影响

    菩萨与观音法门》,台北: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,民国88年10月。   23、南怀瑾/徐芹庭注译,《周易今注今译?恒卦?第五爻》,台北:台湾商务印书馆,1999年1月修订版。   24、侯旭东,《五、六...

    吕和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21058007.html
  • 无门关

    四句百非之外别指出祖意,三个老汉头脑相似,若便作离四句绝百非会好,与这僧一坑埋却,后来天童,颂仰山梦中白槌道:离四句约百非,马师父子病休董。万松道:是何心行,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,周易蒙卦,九二子克家,...冰盘秋露泣,恋着即不堪。鸟寒玉树晓风凄。坐着却不可。持来大仰辨真假,一点难谩,痕玷全无贵白珪。切忌触破。  师云:第二头分悟破迷,明来暗谢,智起惑亡,皆是途中事。周易略例: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筌者...

    [宋] 慧 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0458247.html
  • 不离文字与不立文字——谈言和意

    具象,也可以是言的抽象。王弼在《周易略例·明象》中论言、象、意三者关系称:“夫象者,出意者也;言者,明象者也。尽意莫若象,尽象莫若言。言生于意,故又寻言以观象;象生于意,故可寻象以观意。意以象尽,象以...

    徐时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2858338.html
  • 佛典汉译及汉译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

    得意忘言论”的争论(注:三国魏王弼:《周易略例?明象》,楼宇烈《王弼集校释》,中华书局1980年版,第609页。)。东晋佛教进一步发挥汉译佛教的传统语言观,把玄学争论的言意问题统摄于佛教之中,给玄学的...

    普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3758348.html
  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禅法与艺术构思理论

    魏晋时期所开始的对于“象外之意”的探讨存在某种渊源关系,而这种探讨,应当推重王弼。王弼在《周易略例?明象》中以老庄解《易》,进一步申述了庄子关于得意忘言的观点,指出:“夫象者出意者也,言者明象者也。尽意...

    黄鸣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4058351.html
  • “以意逆志”:从儒道佛对《西游记》渗透臆测其成书过程

    ,我们却能找出许多反证。试举一二例说明:  1。前三三与后三三  的确,这是《周易参同契》、《悟真篇》等道教经典中的常用术语。但是,就宋元明三朝的文人、僧侣著作中也十分常见。如宋人邹浩诗云:“红柿鸟残...

    兰拉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1058437.html
  • 《还源篇》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

    。  这里果然用了“还元”二字,这老鼋就是“本来面目”。它住在“水鼋之第”,水鼋即水源。水由金生,水鼋即象征金丹,古人认为金色白,所以它是大白鼋。金虽生水,但却隐在水中,即《周易参同契》所讲的:“金为...

    李安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1758444.html
  • 解读小说《沧桑》中的佛教思想情怀

    。司马迁说过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他在散文中写道:“西伯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孙子膑脚,《兵法修列》;不韦迁蜀,世传《...

    贾鹏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2858590.html
  • 本体与心性:论佛教心性论对儒学心性论的影响

    文献中,直接论及“性”的文字不多。至孟子始将心、性概念联结起来,心、性始有合一的可能。但孟子学说中,“心”并不属于本体论范畴,而仅仅具道德主体地位,属于主体范畴。《周易大传》虽然有以天道流行来解释心性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558936.html
  • 儒释道:纷争与融和

    获得了解放。汉儒重《五经》,而玄学家则转而看重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和《周易》,他们通过注解‘三玄’来表达自己的玄学思想。玄学思想的特征是杂糅儒道,以老庄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,提出有无、本末、动静、体用等...

    胡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3159478.html